祁红工夫主销英国,其次为荷兰、德国、丹麦、瑞士、瑞典、法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爱尔兰、芬兰、日本、意大利、新加坡及港澳等十几个国家或地区。系地域性工夫红茶中出口最多且售价最高的红茶。据记载,1931年出口一担“祁红”,卖价达360两白银。在一般情况下,“祁红”出口价格高出其他工夫茶10%以上。
祁门红茶品质超群,被誉为“群芳最”,这与祁门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优越是分不开。祁门地处安徽南端,位于北纬29º55′,东经107º50′,东邻黔县,东南接壤休宁,西南紧接江西省景德镇市,北抵石台、东至两县。
全县东西长约90公里,南北宽约80公里,黄山支脉由东向西北环饶,西北有大洪岭和历山,东有楠木岭,南有榉根岭,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0%,一般海拔高度为600米左右,全县茶园80%左右分布在海拔100—350米的峡谷和丘陵地带,其中又以西乡历口、闪里等地种茶较多,约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65%左右。这些茶园,土地肥沃,腐殖持含量较高,早晚温差大,常有云雾缭绕,且日照时间较短,构成茶树生长的天然佳境,酿成“祁红”特殊的芳香厚味。
祁门河流山溪纵横,有阊江由北向南,经县城和南乡倒湖,倒入鄱湖;历水源于历山会阊江于倒湖;率水系新安江之上游,经祁门直达屯溪、杭州。此外,尚有小北巷水及大小溪流遍布全县。沿河(溪)两岸狭长地区,冲积出许多河州,洲上种有茶树,俗称“洲茶”。每年雨季,河(溪)水涨落,泥土沉积茶园之内,茶树根系发达,芽叶肥厚,内含化学成分丰富,所制工夫茶红茶品质就属上乘。洲茶约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10—15%。
祁门红茶品质优异的另一个原因,是有其特殊的栽制特点。
祁门茶树有8个主要的品种,它们是槠叶种、柳叶种、栗漆种、紫芽叶、迟芽种、大柳叶种、大叶种和旱芽种。其中槠叶种占69.5%,柳叶种占16.8%。槠叶种具有高产优质的特性,是制造祁红工夫的主要原料,其内含香、味成份丰富,是构成祁红滋味醇厚的物质基础。
祁门红茶采制标准较为严格,高档茶以一芽二叶为主,一般系一芽三叶及相应嫩度的对夹叶。分批多次留叶采,春茶采摘6—7批,夏茶采6批,少采或不采秋茶。
在制茶方法上,历史上茶庄有收湿坯(发酵叶)的习惯,收回茶坯再采用文火慢烘,烘茶间门窗紧闭,门口设厚布帘,使室内保持一定温度,并使茶叶中香气不重工艺技术,着重抓外形紧结苗秀和内质香味,保持并发扬祁门香的特色,使祁红工夫品质经久不衰,盛誉常在。
2、滇红工夫
滇红工夫茶,属大叶种类型的工夫茶,是我国工夫红茶的新葩,以外形肥硕紧实,金毫显露骨和香高味浓的品质独树一帜,而称著于世。
云南是世界茶叶的原产地,是茶叶之路的起始点。然而,云南红茶生产仅有50年的历史。1938年底,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公司成立,派人分别在顺宁(今凤庆)和佛海(今勐海)两地试制红茶,首批约500担,通过香港富华公司转销伦敦,深受客户欢迎,以每磅800便士的最高价格售出而一举成名。据说,英国女王将其置于玻璃器皿之中,作为观赏之物。后因战事连绵,滇红工夫被窒息于1之中。直至50年代后才开始发展。1987年底,全省茶园面积已达200万亩,茶叶产量达78万担,其中滇红工夫茶约占20%。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地理位置在东经97º—106º,北纬21º9′—29º15′之间。主产茶区基本上分布在横贯东西的北纬23º27′附近。这条在北回归线附近不超过3º的纬度范围内,被科学家称为“生物优生地带”。全省128个县有120个县产茶,23个重点茶产县的海拔高度,均在1000—2000米之间。云南有雨热同季和干凉同季的气候特点,全年平均气温保持在15º—18℃之间,昼夜温差平均超过10℃以上。从3月初到11月底,一年可采9个月的茶叶。
云南六山五水构成山岭纵横,河谷渊深,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这种帚形地系、水系,使云南西北高东南低,即可抵挡西北大陆性气候的入侵,又可接受来自印度洋、太平洋温暖季风,随地形产生温度水平、垂直的变化,形成独特的高原气候和山地气候。茶区山峦起伏,云雾缭绕,溪涧穿织,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多红黄壤土,腐殖质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茶叶生产的自然条件。按地理位置,云南划分为滇西、滇南、滇东北三个茶区。滇红产于滇西、滇南两个自然区。滇西茶区,包括临沧、保山、德宏、大理四个州(地区),种茶面积占全省的52.2%,产量占全省总产的65.5%,系滇红的主产区,其中风庆、云县、双江、临沧、昌宁等县,占滇红产量的90%以上。滇南茶区,是茶叶发源地,含思茅、西双版纳、文山、红河四个州(地区),面积占全省的32.7%,产量占全省的30.8%,滇红产于西双版纳和景洪、普文等地。
2/9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