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茶与文化 > 文学与茶

我国封建社会茶马互市贸易剖析

时间:2003-03-07  来源:茶叶网
【摘要】: 我国封建社会茶马互市贸易涉及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诸方面,在茶叶经济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三、“以制戎狄”的观点,是明朝朱元璋在谕蜀王朱椿时明确提出来的。从“闻其地多马,宜计其地之多寡以出赋”的政策,发展到利用象征军权的金牌信符来强制推行茶马互市贸易。朱元璋在中原内地也实行恐怖政治“大戮官民,不分臧否。”到宪宗时提出了“茶、马,国之要政”,进一步强化了朱元璋的主张,继续实行“贱马贵茶”政策。所以明朝的茶马互市总的趋势是随国力强弱而决定易马的多少。

  四、清朝废除金牌制,实行“酌其价值,两得其平”的政策。康熙不赞成经济制裁,认为是“泥于小见”。并尽可能满足边疆要求开放新市场易马和茶的供应。

  五,茶马互市贸易在历朝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统一和团结。边疆来内地易马者,少则几百人,多则几千人,既有地方政府官员、僧侣,也有平民百姓。他们与内地各阶层人士进行广泛的接触,增进了了解,促进了友谊,扩大和加深了对中原文化的认识。在宋朝通过茶马互市,西番与宋朝和睦共处,共同抵抗西夏的进攻。宋与西复对峙时,茶马互市中断,人民曾一度迫使西夏与宋议和。四川黎州羌族聚众扰边,要求复市。明朝汉蒙通过茶马互市贸易,蒙古“诸酋感德日深,赴市日众,市马日多”。清雍正时称:“睦邻不以金樽,控驭不以师旅,以市微物,寄疆场之大权,其惟茶乎?我之所有,彼之所无,我从而重之,彼亦习之”。十八世纪末,英国想利用印度茶垄断西藏市场,从而吞并。英人贝尔潜人西藏,他承认“凡有藏人踪迹者,无不嗜茶,即在大吉岭山下的西藏居民,亦不顾大吉岭所产极名贵之茶,偏喜历尽艰辛山路而运入中国之茶。中国茶较贵,而人民又贫,但仍视为不可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藏族同胞反抗英帝国主义侵略野心,热爱祖国的浩然正气!维护了国家的主权,使西藏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这是长期茶马互市贸易所形成的民族深情的结果。

  有利于促进边疆地区的经济繁荣:通过茶马互市首先扩大了茶和马的市场,推动了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带动了全面的物质交流。高寒草原地区的牛、羊、兽皮、红缨、佛像、佛经、药材等物资大量进入内地。内地的绢、布、食盐、陶器、铜器、铁器、书籍、纸张等物资大量进入边疆地区,这对推动当地手工业的发展、人民主活水平的提高,地区开发与建设都具有积极作用。在前文中有详细的叙述。

  有利于边疆地区的交通建设和新兴城市的兴起。古代川藏、青藏交通十分险阻。而内地与边疆少数民族的经济联系主要是从茶开始。他们长年累月,越过崇山峻岭,艰难跋涉,逐渐走出一条茶道,以后演变成驿道。经过各代的整治修建,驿道比较安全方便了,新兴城市日益崛起,来往人员也日益增多,它对扩展地区联谊,经济、文化交流都有一定的作用。

相关文章
推荐资讯
茶的起源
茶的起源
冬春之交3款中药消脂茶
冬春之交3款中药消脂
服药忌用茶水服
服药忌用茶水服
饮茶十忌
饮茶十忌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