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堂老人在散文作品《泽泻集》中对日本的“茶道”做了精辟的解释。其云:“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世享乐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是日本之‘象征的文化’里的一种代表艺术。”此种风尚或与中土的僧人饮茶有点仿佛,譬如《五灯会元》卷九如宝禅师条下载:“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饭后三碗茶。”
茶不仅仅是东方人的爱好,西方人对茶也非常有研究。譬如英国著名作家,《动物庄园》及《1984》的作者乔治・奥威尔平生就最喜爱喝茶,他还为调制出一杯风味绝佳的茶进行了长期的探索。1946年,奥威尔在伦敦的《旗帜晚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一杯好茶》的文章,在其中描述了泡制一杯完美的茶所需的十一个步骤。奥威尔还认为,喝茶就要喝不加糖的浓茶,因为加糖会破坏茶的风味。其实水的出处也很关键,故《茶经》有云:“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不过这样的讲究就非西人所能领会了。
古代的中国士兵有“醉卧沙场君莫笑”之说,而近代的英国士兵则是“不先喝下午茶不出征”,可见英国人是无茶不欢也。英国大作家王尔德的《不可儿戏》一剧,是以喝茶开始的,里面的《茶话》很多,可说尽得英国茶道文化的本色。中国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排名仅仅是第七位。而英国本国不产茶,其开门七件事,竟是茶茶茶茶茶茶茶。学者钱穆曾云:“中国人饮茶,另有一番情味,在安闲无事中,心气平和,或一人独品,或宾朋聚赏,或幽思,或畅谈,不能限以时刻,或羼以他事。否则茶既淡而无味,饮之亦仅解渴,无可欣赏。”
我喝茶自然不讲究什么“茶道”,无论早起还是深夜,无论热茶还是冷茶,也无论浓淡,我都一概不拒。文人喝茶,引为雅事雅谈。宋人陈与义有佳句云:“春裙玉面初相识,九月茶花满路开。”“《简斋集・初识茶》”。宋人杜小山的《寒食》诗这样写道:“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品茗赏梅,其雅趣不亚于品酒。苏东坡有赞茶句:“茶笋尽禅味,松杉皆清音。” 另有一种说法,其云:酒是纵横江湖的侠客,茶是隐逸山林的高人。此论可称妙喻。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