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第一批英德红茶于1959年问世。1960年中茶广东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祝贺电称:“1959年茶叶产品,经苏联和国内茶叶专家评定,已达到国际高级茶水平,为祖国传统出口商品提高声誉。”六十年代大批量投向国内外市场以后,英德红茶以其独特的鲜爽风格和浓强的优良品质堪与印、斯红茶媲美而蜚声海内外。1965年当代中国四大茶学专家之一庄晚芳教授在英德茶场作报告时说:“你们在1962年做的分级红茶(指红碎茶),为我国外销上开了第一炮,在市场上影响很大,外国人还不相信,怀疑是锡兰茶(即斯里兰卡)。”其实,据香港市场反映:“英德红茶的外形与内质与斯里兰卡销到香港的红茶相似,它的色泽乌黑而润红。久存不易变色,比斯里兰卡的为好。”正因为如此,英德红茶每年生产4000余吨远销到西欧、北美、大洋洲以及中东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闻名中外,饮誉世界,并成为中国大叶红碎茶第二套样出口的重要支柱。由此,英德红茶被誉为中国红茶后起之秀,红茶中的一朵新花,一枝奇苑。英德县被誉为广东省著名的“红茶之乡”。
外国人如此喜爱英德红茶,乃因英德红茶具有浓(厚)、强(烈)、鲜(爽)的品质风格,尤其那秋茶的自然花香令人珍爱。特别是加糖奶后,汤色姜黄瑰丽,滋味甘美清鲜。1963年英国女皇在盛大宴会上,用英德红茶FoP招待贵宾,受到高度称赞和推崇。据1996年9月19日香港东方日报称,“英德”红茶作为高级红茶已被英国定为皇室用茶。”
最能体现英德红茶品质水平的莫过于它在30年来所获得的各项殊荣。据统计,英德红获国际美食金牌奖,国际博览会金质奖、国家银质奖以及各部委评比的第一名和优质奖等,达36次之多。
在此,人们不妨屈指一算,从六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末,英德红茶创造三十年的光辉业绩史,造就了英德茶文化的辉煌。而哺育“英德红茶”成长的发祥地�英德茶区以及为之奋斗过的各届领导和勤劳的英德人民,对于这辉煌的历史,当记忆犹新。伴随着这辉煌历史的发展,英德茶文化将会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
三、英德茶文化种种及其景观
英德这古老而又具有现代的茶区,有着各种茶风习俗,茶文化内涵丰富。既有清纯古雅的茶俗,又有现代化气息的茶艺;既有简朴如客来敬茶的茶礼,也有寓情于茶的茶人、茶事和茶德。总之,在我国谩兮兮的历史长河中,英德淀积了内容意蕴,五彩纷呈的茶文化,形成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及其景观。
1.客来敬茶成为英德人寻常礼节。
在英德,无论城镇抑或乡村,家里来了客人,主人总要先敬一杯热茶,然后宾主坐定,啜饮交谈,这几乎是约定俗成的规矩,一种为人豪放的美德。而且,“客来敬茶”不分亲疏,对来客恭而有礼,令客人有宾至如归之感。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来客不敬茶,不是好人家”,从中可以看出,英德茶乡人民把“客来敬茶”当作一种崇高的礼仪对待。
2.饮茶之风遍及城乡。
英德不愧为茶乡,英德人饮茶非常普及,饮茶之风相当盛行。家庭之中往往男女老少都饮茶,上班族尤甚,早上饮、饭后饮、晚上饮、上班饮、公务饮、洽谈饮;在茶楼餐厅、洒楼、宾馆也免不了饭后一杯茶。无论城镇农村几乎每家每户均备有茶具,工余饭后饮茶,已成为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英德产茶种类多,红、绿、黄、白、青、黑各类茶应有尽有。饮茶者选择余地多,有各人喜欢的口味,各取所需。所以,往往在一些洽谈和会议场合,同时备有多种茶饮,供参会者选用;服务人员,双手各提一壶不同的茶,一红一绿或一青(乌龙)一黑(普洱),任君选择。这种特有的场面,也许是茶乡的一种情趣吧。
3.以茶馈赠,以茶交友。
中国古代的人际交往中,茶不但用作待客之物,而且作为朋友之间礼尚往来的酬赠佳品。今日英德茶乡“茶山滴绿翠,处处有佳茗”。茶叶作为英德的特产,使英德人无论探亲访友,出外办事,联系业务或赴港澳或出国门,无一不带茶馈赠,充分体现了茶乡人民的一种情怀,一番美意。而旅游者中,有慕名英德风光之美而来,也有盼睹茶乡风采而来的,但其观光之后,回归之时,都不惜解囊选购各种茶叶作为信物。
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