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梅家坞须臾,万担茶乡的壮阔气势刹那间跃然眼前,绿屏似的茶山,一座连着一座,层层薄雾轻盈地笼罩在山顶,山上到处散落着醒目的星星点点,把原本因为绿而模糊在了一起的茶山,一下子点缀得立体生动起来。一路向前,一路都是生机盎然的茶山茶园。待山上的茶农带着满筐的新叶下到村庄里,男人们便烧烫了铁锅开始炒茶。那一招一式都是极讲究的,按照当地茶把式的说法,在鲜叶原料的不同炒制过程中,必须使用抖、搭、捺、拓、甩、扣、挺、抓、压、磨等不同的炒制手法,才能炒出色香味俱佳的上品好茶。夜幕降临,家家户户都开锅炒茶,弥漫在村庄里的茶香便更加浓郁了。
在龙门坎村,我进了一位名叫孙大标的茶农家中,这位有着三十多年炒茶经验的老茶人曾上过中央电视台介绍鉴别龙井茶的技巧,每年春季连北京、上海的老茶枪都会赶到这里来拜访他。老孙沏上了新鲜出锅的明前茶,还未端到面前,一股醇香便扑鼻而来,似青豆般清新,又似若兰般馥郁。再看那玻璃杯中的汤水,晶莹通透,色泽翠绿,一朵朵芽叶形似雀舌,盛开在碧水之中。
我微醉在这甘香四溢的茶水之中,老孙不无自豪地介绍说,这茶自采摘伊始就开始讲究,你瞧都是1芽1叶或者1芽2叶的,决不允许多摘了芽叶。盛放刚刚采下的新叶,是必须用通气散热性能良好的竹篓的,以保持鲜叶的新鲜度。老孙用手指点着玻璃杯中的茶叶,感叹道:炒茶看似简单,其实复杂着呢,新叶采回来后得用竹匾摊放半天以上,这样茶叶才不会炒焦。炒制过程又要经过青锅、回潮和辉锅三个步骤。青锅就是将鲜叶放在100°C左右的铁锅内进行杀青,然后要经过个把小时的摊凉回潮并筛分,最后再用70°C左右的铁锅温度将茶叶整形炒干。一斤上好的西湖龙井明前茶,起码要4万个新芽叶加工而成呢!
呷着甘醇清香的茶水,听着茶人如数家珍般的介绍,只感觉股股惬意淌遍全身。哦!那不仅仅是龙井新茶带来的享受,更是茶乡浓浓春意带来的醉意。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