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茶与文化 > 中华茶史

唐代三大茶道类型的形成

时间:2006-05-19  来源:茶叶网
【摘要】: 唐代陆羽(733-804)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亲身实践,著述了世界上第一部系统阐述茶的著作-《茶经》。

    根据茶汤品质命茶类的茶道思想

    《茶经》“五之煮”载:“其味甘, 也,不甘而苦, 也;啜苦咽甘,茶也”,在中国茶文化史上有此光辉而灿烂的一页,令人油然而生对中国古代文明的敬仰之情。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倡导“以人为本”,提倡人文精神的现代社会,至今仍然缺少依据茶汤品质类别而分别命名的产品。依据茶汤质量分门别类地引导人们重视茶叶的炙焙、陆羽《茶经》中的哲学意蕴与人文精神

    陆羽《茶经》“三之造”中“伊公羹、陆氏茶”及金木水火土王行相生相克的思想内涵,揭示了中国文人雅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思想以及朴素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陆羽以“陆氏茶”喻作“伊公羹”,虽说艺茶似烹饪,还包含了以艺茶精研事物至理,融会贯通,金、木、水、火、土茶调配得法,可煎调出好茶汤,与治理国家“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一样的道理。商时的伊公以烹饪美味羹汤而闻名于世,他以“烹饪美味羹汤需调配各种配料,掌握恰当火候”为例子阐述了治理国家也需运用各种人才,人尽其才,如正确处理金、木、水、火、土的关系般妥善处理、协调各种人、各种阶层的关系才能治理好国家的道理。

    对八卦与金、木、水、火、土的认识是古代中国哲学的精粹,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化万物,阴阳、五行相生相克,揭示了世界万物及至宇宙变化的至理。各事物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只有认识、遵从自然规律,才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从艺茶小事中蕴含的人生哲理,研修茶道而达修身养性的境界由此可见。

相关文章
推荐资讯
茶的起源
茶的起源
冬春之交3款中药消脂茶
冬春之交3款中药消脂
服药忌用茶水服
服药忌用茶水服
饮茶十忌
饮茶十忌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