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苗圃地的建立
苗圃地的选择及建立好坏,对扦插后发根及苗木生长影响很大。苗圃地要求是土质疏松、通气性好、酸碱度在4.5~5.5之间、水源充足、能排能灌、地势较乎坦、交通方便且较避风的水田或旱地。苗圃地一般不宜连续多年扦插,扦插2~3年后的苗圃最好与绿肥轮作,以增加土壤肥力。如需多年连作的需对土壤进行消毒。
建立苗圃的程序:
(1)经常有牲畜出入的地方要四周围困,以防遭到损坏。
(2)除净杂草,深翻25~30厘米深的表土层,并碎土耙平。
(3)选择旱地时需布置排水和灌水设施,有条件的可安,装喷灌,全年保证有水,能排能灌。苗圃地绝对不能设在曾被水淹没过的地方。
(4)荫棚的设置是关系扦插成功与否的重要措施之一。荫棚的设置有很多种,如用竹帘、芦帘、杉树枝、作物秸秆;芒莫草等,前两种帘效果虽好,但由于较重,使木桩、铁丝的用料增多,成本高,且不耐用,一般仅用1~2年。杉树枝、作物秸秆成本虽低,但不耐用,1年就坏,而且透光不均匀,特别是对当年扦插、当年出圃的苗木影响极大。芒箕草成本虽然很低,但其直接插于苗床,对春、夏扦插不利,一方面由于春季湿度大或夏季高温高湿,通风性能差,容易使苗木闷死;另一方面是对田间护理,如除草、摘花蕾、喷药、施肥等方面的操作相当不利,以致严重影响苗木生长;但秋、冬扦插亦可考虑,因秋、冬扦插后茶苗很快进入休眠阶段略。只长根不长叶,杂草及病虫害也少;除淋水外,不用其他护理,翌年3~4月将芒箕草全除掉后即可进行田间护理。以上几种方法各有利弊,现介绍一种最佳的遮荫方法,即用塑料遮阳网,且以夏季用黑色遮阻网,秋、冬季用银灰色遮阳网效果最好。搭棚方式以高棚最好,桩子用水泥柱或树干,高度为240厘米,埋入士中50厘米,柱子间距为4米×4米,上面用8-10号铁丝横竖拉紫。铺网时用细铁丝将每块网连接在一起,每米系一个结。此种网的优点是轻巧耐用,所用木柱及铁丝量均较少,且操作方便,透光均匀,通风透气性好,苗木病虫害少,杂草也少,苗木长势快。
(5)苗床的准备:苗床的方向、以长朝东,宽朝南成北为宜,以免阳光过多地从畦旁射入。苗床宽度为130~140厘米,一般旱地畦高为5厘米或不用起畦,水田为10~15厘米,畦沟(走道)宽20厘米,以充分利用土地;起畦时注意把土块耙碎耙平,并撩净杂草。
(6)施基肥:基胆舶多少直接影响今屑苗木的生长速度,特别是当年扦插入土当年出土的苗本受影响最为明显当基肥不足时,追肥的工作量加大,若不及时,就难以满足苗木的需要,影响出圃,因此苗圃要重施基肥,以满足苗木旺盛生长的需要,同时要减轻追肥的工作量,一般每667平方均匀撤施腐熟(堆沤过)的饼肥或鸡粪400~500千克、过磷酸钙或复合肥20千克,并与土壤耙匀。
(7)铺土:选择结构良好、土质疏松、通气性好的红黄壤心土(表土部分不要)铺在苗床上,这种土病菌少,不感染插穗剪口,利于扦插剪口的愈合生根,同时可避免杂草丛生。铺心土的厚度是10厘米左右,先将心土耙平,用木板(长100厘米,宽10~15厘米)适当拍紧,以利于插稳和土壤紧密接触,愈合生根,拍紧后的心土厚度保持在5~6厘米,因为如果心土层太薄,插穗易接触肥料,造成剪口腐烂,不能愈合生根;如果心土层太厚,既增加运土工作量,使成本增加,又影响根系生长。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