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例让我不得不再次强调一下西双版纳是普洱茶的摇篮这一观点。
云南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的王懿之先生曾写过一篇名为《云南普洱茶的历史探源》(原载台湾版《紫玉金砂》第14期)的文章,其中一段,摘录如下:
据我国史书记载,茶沿至魏晋开始有了采茶做饼的加工方法。经六期以后不断改进,到唐代又发明了蒸青制法,将鲜叶用蒸汽杀青后,捣碎制饼,贯穿起来烘干,改变了原有饼茶的气味,变得更加的馨香可口。唐代以后,我国的茶叶及其栽培技术,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加强,便传播到亚洲四邻及世界各地。
然而,我国的茶叶业最早又源于哪里?世界茶树的原产地在什么地方?这是十分重要的学术问题。多年来中外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没有定论。有的学者根据一些不完全的资料,认为原产地在印度,而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根据多学科的综合考察研究,则认为茶树的原产地在中国云南的西双版纳。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和论证,首先,从野生茶树的重要发现来分析。世界上多数学者认为茶树原产于中国,瑞士著名植物分类学家林奈最先所定的茶树学名Theasinensis,意即“中国茶树”。在我国史书上,有关野生大茶树早有记载,最可贵的是,1949年以来在云南境内发现了许多野生大茶树,是我国迄今发现野生大茶树最多的省份。特别值得重视的是,0在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先后发现的两株古老的野生大茶树,它是论证茶树原产于云南西双版纳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1962年2月24日,茶叶科研工作者张顺高与刘献荣在勐海县巴达区贺松乡的小黑山原始森林里考察野生大茶树群时,发现其中最大的一株主干直径为1公尺,株高32.12公尺,取老叶作化学分析,含咖啡喊1.14%,水浸出物21.27%,水溶性茶多酚6.09%。1980年云南省茶科所王海恩等人,又在该地附近发现一株更大的野生茶树,主干围粗3.8公尺,高34公尺,年代相当久远,估计在千年以上,据植物分类学家张洪达先生鉴定,为大理茶种。云南省茶叶科学研究所通过1980年、1981年、1982年连续三年在滇南的茶树资源考察,共发现了18个茶树新种,它们都分布在西双版纳及其周围。这说明了西双版纳是云南大叶种茶的发源地,也是古老的普洱茶的故乡。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